博客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朱 珊  2007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文语库 人气:2.5W

问题详情:

          博客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朱 珊  2007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博客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朱 珊


2007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民中18岁~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其中在校大学生比例约为51.8%。此外,《2006*博客调查报告》显示,年龄在21岁~25岁的博客作者约占26.5%,其中在校大学生比例约为68.2%;博客读者约为20.1%,其中在校大学生人群比例约占38.3%。可见,在校大学生可以代表主要的网民群体和主要的博客作者、读者。


    一、调查:大学生博客使用状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六所高校,发出调查问卷6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共586份,样本回收率97.7%。


   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博客作者291人,约占49.7%,没有写过博客的博客读者232人,约占39.6%,47人既没写过也没浏览过博客,但有尝试的意愿,约占8.0%,此外的16人对博客既全无了解也无了解的意愿,仅占2.7%。也就是说,近90%的调查对象为博客作者或读者。


    在博客作者中20岁以下的共60人,约占20.6%,2l岁—25岁的共214人,约占73.5%,26岁以上的仅占约5.9%。在博客读者中20岁以下的共48人,约占20.7%,21岁~25岁的共161人,约占69.4%,26岁以上的仅占约9.9%。这与《2006*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吻合,验*了本次问卷的有效*。


   样本的*构成大致如下:博客作者中,文史哲类占27.1%,理工农医类占56.0%,艺术体育类占1-6.9%。博客读者中,文史哲类占20.3%,理工农医类占69.8%,艺术体育类占9.9%。


    二、分析:大学生博客的主要特征


 1.丰富互动的网络社区


   问卷统计显示,除了贴文章、日志、图片和音乐外,添加链接、引用、标签等也是博客作者很常用的博客功能。有了这些链接,读者可以顺着这些“信息地图”的线索进入网络社区,进行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分享彼此的生活。


   2.信息增值的知识管理新手段


  博客作者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信息和知识进行“再加工”。这个过程不仅要求作者熟知获取网络有用资源的渠道,还要有去伪存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问卷统计表明,博客作者中,本科学历219人,占75.3%,硕士学历67人,占23.0%;而博客读者中,本科学历159人,占68.5%,硕士学历66人,占28.4%。可见,无论博客作者还是读者的受教育程度远高于一般网民的平均水平,这使他们在对知识加工整理方面更具优势,从而使博客传播具有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手段。


   3.读者、作者、把关人角*转换


   博客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中把关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三者的统一。博客作者只是网络日志的初始作者和暂时作者,博客读者随时可以寻找介入这一知识传播、共享过程的机会,将信息或知识进行聚合、梳理,从而转换身份成为暂时的作者。


   博客正是以这种通过交流实现分享的精神及互动*强的特点吸引了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人群。


   三、思考:大学生博客的正确引导


   1.防止网络资源浪费


  博客作者中,通常申请开通的博客数量为1~2个,一般不超过5个,但最多者达6个甚至10个,而他们经常更新的博客数量最多者也不超过3个。


   可见,不少博客是处于闲置状态或已被放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网络资源浪费,这些现象的存在与倡导节约网络资源、呼吁共享的博客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应当及时更新现有博客,或适时关闭已经放弃的博客。


  2 .促进网络生活日常化


   博客正日益成为现代个体日常信息沟通的渠道之一。在这个层面上,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容易使主体脱离现实世界、沉迷其中的其他互联网衍生物不同,博客传播更贴近日常生活,强调知识共享,使得主体的网络传播日常化。


   统计显示,被调查者的291名博客作者,每天更新至少一次者22人,每周更新至少一次者129人,每月更新至少一次者140人,分别占7.6%,44.3%和48.1%。


   3.走出私人空间局限


   问卷统计显示,在对博客内容类别进行的排序中,记录感情几乎是每个人的首选,其他内容依次为展示自我、沟通社会、提升自我、其他和商业营销。对于知名学者博客、新闻博客等的关注排名比较靠后。由此可见,大学生博客仍较专注于私人领域的记录和交流,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尚显不足。


(摘自《今传媒》2008.05本文有删节)


19.本调查在“分析”部分,列举了博客作者和读者的学历数据,这样列举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调查认为大学生博客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该如何给予引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为对“博客使用状况”的调查,本调查的设计与实施(不包括调查结论)是否科学有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9.①说明大学生博客的作者和读者的受教育程度高于一般网民的平均水平,(2分)从而得出“大学生博客具有知识管理新手段”的结论。(2分)

②说明大学生博客的作者和读者的受教育程度远高于一般网民的平均水平,(2分)因而大学生博客在知识管理手段方面较一般网民博客更具优势。(2分)(4分。*符合①②其中一个即可得4分。)

20.存在问题:①不少博客处于闲置或放弃状态,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②网络生活日常化程度不高。③过多专注于私人领域的记录和交流,对公共领域的关注不足。

引导:应倡导节约和共享网络资源的精神,关闭闲置的博客;及时更新博客,使博客内容日常化;走出私人空间的局限,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5分。“存在问题”3分,“引导”2分。)

21.本调查的设计与实施科学有效。理由是:

①本调查以大学生为主要的调查对象,他们可以代表主要的网民群体和主要的博客作者、读者。

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7.7%,调查的抽样有效。

③调查对象近90%为博客的作者或读者,能够客观反映博客的使用状况。

④调查样本的年龄分布数据与《2006年*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相吻合。

⑤调查对象的*结构(文史哲、理工农医、艺术体育)比例基本合理。

(6分。“科学有效”1分;“理由”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5分。如果认为“不科学有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得分。)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推荐文章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