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使青夷*入居庸(其一)高适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

文语库 人气:1.8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使青夷*入居庸(其一)高适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使青夷*入居庸(其一)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

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注】①青夷*:唐代戍边*队名称。天宝九载春,四十七岁的高适以封丘尉送兵往青夷*。此诗是当年冬天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

22.请简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手法。(5分)

23.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6分)

【回答】

【*】

22.颈联运用拟人(或:烘托、衬托、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渲染等)手法(2分),从听觉和视觉(视听结合)两方面写了寒泉水声冷*、悲苦,山间树叶凋零、干枯的景象,生动形象地描摹出边塞的寒冷、空旷。(2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苦和心境的冷寂。(1分)

23.“难”。(2分,答“苦”给1分)①孤独之难(或“孤独”)。诗人去、回边塞,匹马独行了很长时间,孤单寂寞,前路漫漫,孤单寂寞。(2分)②行路之难(或“旅途艰难”)。景象荒寒,关塞高险,大雪纷飞,行路艰难,一路行来艰苦困乏。(2分)

【解析】

22.

试题分析:“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是写因为气候寒冷,泉水流动的声音也显得悲苦,山上的树叶已经干落,十分空旷。这一联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点出“冷”字,但并非诗人直接感受,而是通过泉声的悲苦间接感觉的。连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树木,也抵挡不住寒威,叶子全部干落了。通过树木的感觉,曲折地传达出人的感觉。这两句都是透过一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将瘆人的酷寒,通过水和树,表现得十分曲折深入,给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时,也是对居庸关一带的实景描绘 。居庸关坐落在险峻的峡谷之中,两边峰峦耸峙,一道溪水从关侧流过。诗人从精炼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画面,透出雄浑苍凉之感。在着力描写居庸关一带的严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路,从描写边塞从容地转到描写行役,再一次发出征路遥遥的慨叹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

试题分析: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字眼)。或者说,诗眼,就是指在诗歌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的字。诗眼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和关键*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里的“绿”字,就是诗眼。这首诗的特点,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艰难和边塞的寒冷结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写,使之生动感人。写自己独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长的征途中去时十分艰难,现在回来也十分艰难 。“难 ”,不仅指山路的坎坷崎岖,也包含边地*雪严寒之苦。不要认为进入了居庸关,就走完了艰险、高寒的关塞,那前面云雾弥漫、*雪覆盖,路途还遥遥无际呢!写人对气候的感觉,字面上没有“寒”字 ,而读来已觉寒气逼人,真是“不寒而慄”了。王文濡评这首诗说 :“由行役而写到边塞,复由边塞而转入行役 ,意绪环生,如见当日匹,马过关之状。”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知识点:

题型:未分类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最近文章